2)第1748章 诡异的早朝_奋斗在初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老侍中王圭。

  此案有到底有什么疑点,那些琉璃器皿到底从何而来,与大德寺的和尚有什么关联,都在这些奏折中被分析的一清二楚。

  李二陛下明明知道此案另有蹊跷,却坦然把那批琉璃器皿收入了宫中。不仅如此,还赏给了郭业十万贯钱,这说明什么?

  说明他完全不在乎王圭的死活,要力挺郭业!

  一时之间,群臣噤若寒蝉,齐齐失声!

  最后,还是韦挺一咬牙,一狠心,出班跪倒,道:“启奏陛下,大德寺一案,事涉几十条人命。这么大案子,就在长安府审决,似有不妥。微臣以为,此案应由刑部复查,再做定论。”

  李二陛下摇了摇头,道:“虽然此案是在长安府审决的,但是主审却是秦国公郭业,他的身份地位,只在你韦挺之上,不在你韦挺之下。朕以为在长安府审决,并无不妥!”

  按说当皇帝的,作为一把手,一般不会赤膊上阵,直接表明态度。官场之上,善于揣摩上意之人大有人在。

  李二陛下一个眼色,就会有无数人站出来,说明大德寺一案不必经过刑部的十大理由。

  但是李二陛下却没那么做,而是直接出言回绝了韦挺!这就等于向文武百官传递了一个信号——郭业处理的大德寺一案,不容置疑!谁质疑郭业,就是反对朕!

  积威之下,韦挺也不敢硬抗李二陛下,至于他的那些盟友,此时也是完全指望不上,无奈之下,他把求救的目光,投向了魏征魏玄成。

  他说道:“魏中书,前几天的奏折您也上了,秦国公您也弹劾了。到了现在,您就不想说两句?”

  说?我说尼玛个逼呀!魏征心中暗暗骂道。

  其实,魏征心里也清楚,自己以前之所以能犯言直谏成功,就在于天时地利人和这六个字。

  所谓天时,就是李二陛下继位不久,人心不附。所以,对于臣子格外优容。现如今,李二陛下这个皇帝都当了十二年了,根基已固。天时已经渐渐不在自己这边。

  所谓地利,就是自己乃是建成余党的领袖人物,李二陛下为了拉拢建成余党,不得不做出一些姿态。

  如今因为韦挺的缘故,建成余党系都快变成齐王李佑系了,而自己却被排除在外。可以说,自己现在不属于任何派系。

  因此,虽然自己现在官居中书令一职,论官位比以前高得多,但是朝中势力,却是大不如前、

  所谓人和,要从两方面来说。

  其一就是李二陛下需要一个善于纳谏的名头。所以,特别需要一个犯言直谏的人来配合。

  自己的犯言直谏,说白了,还是另外一种迎合上意。现在,李二陛下摆明了要袒护郭业,这个人和的条件也不复存在。

  其二,打铁需自身硬,自己这一辈子清廉自首,没什么把柄被人抓住。弹劾起别人来,当然理直气壮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lf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